碳中和与绿色能源 | 更新时间:2024-03-14
    • 区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以重庆为例

    • Synergistic Control of Regional CO2 and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Reduc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

    • 楚英豪

      ,  

      李京

      ,  

      王鹏

      ,  

      李杉

      ,  

      屈加豹

      ,  

      方宁杰

      ,  
    •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4年56卷第1期 页码:183-194
    • DOI:10.15961/j.jsuese.202201250    

      中图分类号: X321
    • 纸质出版日期:2024-1-20

      网络出版日期:2023-5-17

      收稿日期:2022-11-15

    扫 描 看 全 文

  • 引用本文

    阅读全文PDF

  • 楚英豪,李京,王鹏,等.区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以重庆为例[J].工程科学与技术,2024,56(1):183–194 DOI: 10.15961/j.jsuese.202201250.

    Chu Yinghao,Li Jing,Wang Peng,et al.Synergistic control of regional CO2 and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reduc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J].Advanced Engineering Sciences,2024,56(1):183–194 DOI: 10.15961/j.jsuese.202201250.

  •  
  •  

    - 重庆能源生产消费、CO2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分析

    - 构建了基于重庆的LMDI–CO2和LMDI–AP模型

    - 分别量化了影响CO2和工业SO2排放的因素

    - 探究重庆市CO2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减排机制

    - 对重庆市未来的协同减排政策提出建议。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包括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碳排放核算方法。同时,还介绍了碳排放分解模型中引入的排放系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能源强度、人均GDP、居民能源消费强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口规模等8个因素。此外,还对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远大于其他排放的重庆市工业SO2排放进行了分解分析,建立了LMDI-AP模型对重庆市工业SO2排放进行分解。

    2 结果与讨论

    重庆地区能源消费和生产现状、CO2排放的驱动因素分析、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驱动因素分析以及协同减排控制机制。具体包括:能源消费结构变化、CO2排放量及强度、各因素对CO2排放贡献值、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及趋势、各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排放贡献值、减污降碳协同机制。重点内容包括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CO2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和各因素对CO2排放的影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和各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以及减污降碳协同机制中的能源效率优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措施。

    3 结论与建议

    重庆地区CO2和工业SO2排放的影响因素、协同减排的关键影响因子以及未来的对策建议。重点内容包括CO2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工业SO2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能源结构优化对减排的贡献、能源强度、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是影响协同减排的三大关键因素、以及降低能源强度、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是未来重庆市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的重要途径。此外,还提出了创新驱动技术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合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对策建议。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更多指标>

    361

    浏览量

    296

    下载量

    7

    CNKI被引量

    文章被引用时,请邮件提醒。
    提交
    工具集
    下载
    参考文献导出
    分享
    收藏
    添加至我的专辑

    相关文章

    暂无数据

    相关作者

    暂无数据

    相关机构

    暂无数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