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区铁路建设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和能源资源有限的挑战,其中能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为此,本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山区铁路能源消耗与能源资源之间的交互关系,旨在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铁路与能源的协调发展。首先,聚焦节能潜力较大的六大关键专业,依据“工程结构—能耗影响因素—能源类型”的流程,梳理出32条能源资源影响路径。其次,从节能要素和能源要素两方面构建耦合协调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判别标准,定量评估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然后,基于电能年消耗量和电能年消耗占比两个关键指标,运用一阶单变量灰色预测模型(Grey Model of First-Order, One-Variable,GM(1,1))预测电能消耗量,并以此为动态变量,测算未来五年耦合协调度的变化。最后,以某铁路标段为实证对象,验证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标段铁路工程与能源资源的耦合协调度为0.647,处于低级耦合协调发展状态,且未来五年电能消耗量将持续增长,表明已建成运营的山区铁路在降低能耗方面的潜力有限。然而,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推广绿色能源,未来五年的耦合协调度可望提升,推动其向更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本研究为山区铁路工程节能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