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与元宇宙”专栏征稿启事
发布时间:2022-01-12  点击数量:

数字孪旨在建立现实场景全要素的数字化精确表达,通过对物理实体对象状态、动作行为、形成过程等进行实时感知和建模,构建现实场景与数字模型之间的双向实时映射,采用数字模型重构或者流程重定义的仿真验证手段,推演现实场景的变化趋势。数字孪生在军事、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智慧城市、重大装备等行业应用潜力巨大,被列为未来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之一,并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推动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关键技术引擎。2020年以来,美德英等多国加大对数字孪生的重视,分别将数字孪生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积极推进;中国也将数字孪生技术提到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并列高度,并启动“数字孪生创新计划”。

元宇宙是近期全球关注热点,它融合了互联网、社交、VR/ARAI3D图形图像、云计算、脑机科学等多种技术,构建一个可视、可共享、可感知、可交互的在线三维虚拟数字世界,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元宇宙将以虚实融合的方式深刻地改变现有的社会组织与运作,从虚拟维度赋予实体经济以新的活力,催生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社会关系,形成虚实二维的新型生活方式。

为及时报道数字孪生与元宇宙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引领研究发展,本刊特组织“数字孪生与元宇宙”专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借鉴,进一步推动数字孪生与元宇宙理论、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欢迎有关研究团队踊跃投稿。

1. 期刊介绍

《工程科学与技术》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主办的工程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编谢和平院士。期刊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定位,报道工程科学领域研究、开发及应用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开设的“科学前沿”“聚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特色栏目,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及社会影响力。期刊被《EI》《Scopus》《EBSCO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版》《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期刊被评为中国中文权威学术期刊(A+等级),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 专栏主编

杨红雨,教授/博导,四川大学图象图形研究所所长、智能系统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空管自动化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原主任。科技部863信息领域主题专家,第六届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空管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工程科学与技术》编委。四川大学“2035先导计划数字孪生图形图象软件”方向负责人。长期从事虚拟现实、多模态智能感知与交互、智能空管等技术研究和应用系统开发,负责30多项国家和军队重点和重大科技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6项。

 

潘志庚,教授/博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杭州师范大学VR与智能系统研究院院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副主任,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创新平台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智慧教育,虚拟人等。有30年虚拟现实方面的研究经历,从2016年后关心元宇宙的发展,在多个国际会议和国内论坛上作元宇宙方面的报告。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各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近2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8)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20),省部级奖5项。

 

刘艳丽,教授/博导,四川大学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川大学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专委会委员、中国图形图像学会智能图形学专委会委员。刘艳丽教授长期从事增强现实中的视觉真实感呈现、自然场景光影分析与处理、面向识别的人脸图像处理等方向的研究,在IEEE TVCGIEEE TMMACM MM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主持和主研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省部级课题和企业合作项目;2012年荣获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2019年获得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称号。

3. 征稿内容

      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数字孪生与元宇宙概念、架构和体系

      数字孪生与元宇宙理论和方法

      数字孪生与元宇宙关键技术和实现

      数字孪生与元宇宙软、硬件和系统

      数字孪生和元宇宙在行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4. 截稿时间

      2022531日,预计于2022年下半年或者2023年上半年正刊陆续出版。

5.  稿件要求和注意事项

        1请作者自觉遵守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确保稿件没有涉密内容和学术不端问题,未公开发表,也未在其他刊物或会议的审稿过程中。请按照《工程科学与技术》征稿简则和投稿模板的论文结构要求撰写,注意中英文摘要的内容充实,可参考本刊的摘要撰写要求。

2)稿件形式

综述论文:专栏主题范围内,近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的深度总结,全面评述科学意义、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能引领未来研究的创新发展方向。第一作者应为具有高级职称的该领域知名学者。

研究论文:围绕专栏主题,具有原创性、科学与技术价值,内容翔实,写作严谨,能够反映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自由来稿以研究论文为主,请尽量控制在10页以内。

3)网上直接投稿,本刊官网http://jsuese.ijournals.cn,投稿栏目为“数字孪生与元宇宙”。

4)按照本刊的审稿流程,通过审稿后决定是否录用,并以正刊专栏形式发表。

5)本刊已经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项目,若作者愿意出版与稿件内容相关的音频介绍、短视频资料、ppt报告以及图表附录等增强出版内容,在稿件录用后可通过本刊OSID平台电子出版。具体操作请见本刊网站论文增强出版须知。

6)其他未尽事宜,请联系专栏编辑赵婧(028-85405425),E-mailjsc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