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被:浏览 2475次 下载 352次
中文摘要: 中国是多地震国家,近年在西南地区具有破坏性的地震频繁发生,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8.0
级大地震、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2014年11月22日康定6.3级地震、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
级地震、2019年6月17日长宁6.0级地震、2021年9月16日泸县6.0级地震、2022年6月1日芦山6.1级地
震、2022年6月10日马尔康6.0级地震等。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发生
6.8级地震,造成了超过百人死亡。由于当前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规模显著,人员生活较为集中,一
旦遭遇强震易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损失。在高烈度地区采用减震、隔震及振动控制等相关
技术,无疑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手段之一。2021年5月通过的《建
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指出,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
院、养老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建筑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
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鼓励在除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中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以提
高抗震性能。
为总结报道当前工程结构减震与隔震研究领域内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促进工程 结构减震与隔震相关科研成果的快速交流,《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开设“工程结构减震与隔震” 专栏,并对通过审稿、达到发表要求的稿件进行优先发表。热忱欢迎从事相关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 将研究成果投稿至本专栏。
为总结报道当前工程结构减震与隔震研究领域内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促进工程 结构减震与隔震相关科研成果的快速交流,《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开设“工程结构减震与隔震” 专栏,并对通过审稿、达到发表要求的稿件进行优先发表。热忱欢迎从事相关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 将研究成果投稿至本专栏。
中文关键词:
Abstract:none
keywords:
文章编号:20230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引用文本:
.“工程结构减震与隔震”专栏征稿启事[J].工程科学与技术,2023,55(5):2-4.
.[J].Advanced Engineering Sciences,2023,55(5):2-4.
引用文本:
.“工程结构减震与隔震”专栏征稿启事[J].工程科学与技术,2023,55(5):2-4.
.[J].Advanced Engineering Sciences,2023,5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