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科学与技术:2020,52(6):9-9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专栏评述:青藏高原重大滑坡动力灾变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1.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2.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5)
Column Review: Catastrophic Mechanisms and Risk Control of Major Landslides in Tibetan Plateau
(1.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 & Hydropower, Sichuan Univ., Chengdu 610065, China;2.State Key Lab. of Hydraulics and Mountain River Eng., Sichuan Univ., Chengdu 610065, China)
摘要
图/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附件
本文已被:浏览 2021次   下载 606
投稿时间:2020-11-01    修订日期:2020-11-02
中文摘要: 为了更深入揭示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青藏高原重大滑坡及其灾害链的孕育和动力学机制,建立因应的地质力学模式和全过程动力学模型,更详实地总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青藏高原重大滑坡动力灾变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研究(2018YFC1505000)”前期研究成果,本期编辑出版《青藏高原重大滑坡动力灾变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第2期专栏(第1期见本刊2020年第5期)。本期共发表论文9篇,与第1期重点关注区域性调查研究成果不同,本期主要集中于案例研究,其中,高速远程滑坡研究论文4篇,活动性滑坡InSAR解译论文2篇,堰塞坝与滑坡稳定性分析论文3篇。高速远程滑坡是青藏高原链生灾害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速度高、动能大、流体化强烈、危害巨大、防控困难等特点。研究人员详细调查了10余处高速远程滑坡灾害点,并将其分为3种主要类型:①液化型滑坡,如玉树滑坡、尼续村滑坡、乱石包滑坡等;②碎屑流型滑坡,如瓦来滑坡、徐札滑坡、黄栗坡滑坡;③岩层溃屈或剪断导致的高速远程滑坡,如左贡滑坡、七色海子滑坡、甲水滑坡等。论文《青藏高原典型液化型高速远程滑坡形成机制分析》通过对玉树滑坡和乱石包滑坡现场调查,总结了高速远程滑坡的液化机制与影响因素;论文《平敞型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与堆积演化规律研究》讨论了尼续滑坡的高速碎屑流运动与堆积分异机制;论文《西藏瓦来高速远程滑坡的运动学过程与碎裂化特征》讨论了碎屑流型滑坡,以及瓦来滑坡的成因机制与碎裂化过程;论文《基于流形元模型的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规律与拦挡结构减灾效果研究》针对高速远程滑坡防控问题,采用数值方法探讨了植被覆盖和拦挡墙结构对碎屑流运动过程的影响。针对森林、高山峡谷等条件可制约青藏高原滑坡InSAR识别监测效果的问题,论文《川藏高速巴塘—芒康段地质灾害遥感综合早期识别研究》和《冰川密林陡谷区活动性滑坡InSAR精细识别—以澜沧江梅里雪山段为例》结合案例介绍了解决方案。前者基于光学遥感解译和多源InSAR观测试验,总结了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形陡,树木遮挡条件下InSAR应用经验;后者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了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技术方法。针对堰塞坝的失稳模式及可靠度分析问题,论文《基于加速度场的堰塞体颗粒材料渗透破坏离散元快速模拟方法》介绍了一种渗透破坏的数值仿真方法;论文《堰塞体冲刷参数统计分析及快速预测方法》针对漫坝溃决问题,基于统计分析提出了冲刷参数与常规土性参数的经验关系式,可为应急处置条件下快速评估溃决洪水风险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论文《金沙江白格滑坡裂缝区失稳概率分析》采用反演参数对滑坡后缘裂缝区进行了可靠度分析。两期专栏共发表论文18篇,基本上反映了项目过去一年半时间内的主要研究成果。但是应该指出,青藏高原,特别是三江地区的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加之时间短、交通不便等因素,现有成果会存在欠系统、以偏概全,甚至认识偏差等问题。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后期会有更为系统、完整的成果呈现给读者。
中文关键词:
Abstract:None
keywords: None
文章编号:202000934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5000)
作者简介:邓建辉(1965-),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边坡工程与地质灾害.E-mail:jhdeng@scu.edu.cn
引用文本:
邓建辉.专栏评述:青藏高原重大滑坡动力灾变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研究[J].工程科学与技术,2020,52(6):9.
DENG Jianhui.Column Review: Catastrophic Mechanisms and Risk Control of Major Landslides in Tibetan Plateau[J].Advanced Engineering Sciences,2020,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