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题解答
1.如何交纳论文审稿费? (疫情期间本刊不收审稿费,详见本刊公告)
答: 作者网上投稿后, 系统自动生成稿件编号。初审后会通知作者,通过初审的作者请通过银行对公转账缴纳论文审稿费(四川大学校内稿件免论文审稿费)。转账附言请写明“工科学报+稿件编号+审稿费”。同时,请登陆本刊网站, 进入用户界面后, 在左侧“稿件管理”中的“审理费管理”子项目中进行登记。登记时请一定将银行转账日期、发票相关信息、发票邮寄地址等关键信息填写准确。
审稿费缴纳方式:
对公转账(必须备注清楚工科学报+稿件编号+审稿费,是个人转账还是单位转账请咨询报销单位财务部门)
建行:户名 四川大学账号 51001870469059888666 开户行建行成都川大支行(行号105651000661)
因是四川大学大账号,来往账目繁多,为了便于查账,请转账时务必附言“工科学报+稿件编号+审稿费”。注意,保留好转账凭证。
2.编辑部何时登记审稿费?
请作者交纳审稿费后,先登录投稿系统进行审稿费信息登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发票开具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6号)的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报销的增值税发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信息必须完整填写,未按规定开具的发票,不得作为报销凭证”。请您联系您的报销单位财务处索取以下增值税发票开票信息(单位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并务必在系统中正确填写。
编辑部每月都会集中到学校财务处进行查询转账的到账情况并登记到系统,邮寄的审稿费每月也将通过邮局查询汇款并进行系统登记,请耐心等待。
3.新稿投递后怎样查询稿件状态?
答:作者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系统后在"稿件查询"菜单即可查询稿件状态,或者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期刊在线-稿件查询)查询。如果进入评审的稿件超过3个月未收到编辑部通知, 作者若不愿等待,须通过邮件告知编辑部撤稿,之后可自行处理稿件。
4.已经过了60天, 还没有稿件审回的信息, 需要催审, 怎么办?
答:稿件超过30天后, 编辑部会自动催审稿件, 在60天后稿件仍未审回的, 作者可以直接在投稿系统中进行留言,相关编辑会第一时间收到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也可通过Email到编辑部询问。
5.稿件修改程序是怎样的?
答: 经审查合格的稿件, 编辑部根据审稿意见, 通过系统退修功能和电子邮件方式对作者提出修改意见。作者收到稿件修改通知后, 应按要求修改稿件并对修改意见做出逐条答复。最后, 请作者通过系统直接提交修改稿的doc电子版。网上修改稿件的操作步骤:
1)登录。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以作者身份登录投稿界面;
2)查看退修意见。点击“下载/上传修改稿”, 选择相应稿件可查看修改意见及下载原稿。稿件修改完毕, 在此处上传修改稿;
3)上传修改稿时, 请将对修改意见的答复填写在稿件修改说明处。除上传稿件外,可将修改说明、文中图形文件(矢量图格式emf、eps、wmf、vsd)压缩后作为附件一并上传,注意修改说明勿写作者姓名。
6. 修改稿要求多长时间返回编辑部?
答: 修改稿请及时按照系统通知时间返回编辑部。若在2个月内未返回的,一般按自动撤稿处理。
7. 需要“录用通知”, 怎么办?
答:请直接在投稿系统中进行留言,或Email到编辑部邮箱。
8. 采用后希望编辑部提前发表稿件或需要了解发表相关事宜, 怎么办?
答:请直接在投稿系统中进行留言,或Email到编辑部邮箱。
9. 如何交纳论文版面费?
答:论文排版后, 编辑部将通过Email或其他方式联系作者校稿,并通知交纳版面费。校外作者请通过银行转账到四川大学工行或建行账户(2015年10月开始不再接收邮局汇款的版面费),附言写明“稿件编号或第一作者姓名+工科学报版面费”, 同时请发Email给编辑部说明银行转账日期、转账到四川大学工行还是建行账户、单位、发票抬头、发票邮寄地址等关键信息;校内作者请到财务处办理内部转帐。只有当编辑部收到校正后的清样稿及版面费后,才安排稿件付印,并最终确定卷(期)、页码。
10. 什么时候出具审稿费和版面费的发票?
答:
1)银行汇款审稿费,根据作者登记情况每隔一段时间统一在学校财务处查询到账情况。再根据作者在系统中注明的发票相关信息由学校财务处统一出具发票(2016年5月起为机打国税增值税普通发票,一旦开出概不退换,请准确填写增值税发票相关信息,若有问题请及时告知编辑部),编辑部通过邮局挂号信寄给作者填写的发票收取人。退稿稿件会在退稿后处理审稿费发票,修改后发表的稿件会等到发表前与版面费发票一起邮寄。
若需要尽快开出审稿费发票请及时告知编辑部。
发票挂号信交付邮局之前,将邮寄时间登记到系统中,20天后若还未收到,请作者致电编辑部028-85405425。
2)即将发表的稿件待核实已收到银行转账版面费后, 根据作者登记的发票抬头由学校财务处统一出具机打国税增值税普通发票(发票一旦开出概不退换), 并用挂号信寄出。